高中时候拿了12分的作文,贴出来接受表扬

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几个同学看了一场世界杯足球赛,兴致勃勃地聊起规则问题。 同学甲:规则太重要了。运动员不守规则,裁判不公正执法,就不会有精彩的比赛! 同学乙:对!没规则不成。没有校规,没有交通规则,成吗? 同学丙:可有时不守规则的占了便宜,守规则的反倒吃了亏呢。 同学乙:那是另外一回事。 同学丁:不过规则也不是死的,要是不合适,就得改。现在许多“游戏”规则不都改了吗? …… 请以“规则”(含“规则与……”)为话题,自行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规则 根据题目要求,我仔细阅读了材料。发现其中蕴涵不少哲理。 甲引出话题,明显是书呆子没见过足球,看场比赛还谈论这个。而且可以看出他们看的应该不是本届世界杯,因为这届比赛在裁判执法公正的前提下没有精彩的比赛。 乙假装赞成一下甲的意见,从他的话中我们不难知道他语气的虚伪。成绩比较好时间抓得比较紧的同学可以从甲和乙的话中找到他们所需的文章主题——规则的重要性,或者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以讨论规则与规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不过作为一个好学生,审题是关键。让我们继续看题目。 从丙话中的第一个“可”字我们知道出题者煞费苦心。这第一个字提出了假设,以表现各个同学提出不同的观点,不过过显唐突,风牛马不及地就冒出这么一句话。可惜出题者的一片苦心,就被像我这样的人给“煞废”掉了。我想到那些妓女:可有时不守贞操的占了便宜,守贞操的反倒吃了亏呢。其实人家正在谈论贞操的重要性。大家从丙的话里可以引申出一件不守规则占便宜守规则却吃亏的事情,比如发生在公共汽车上,然后提笔匆匆写下一篇记叙文。 乙又说了一句废话。什么叫“那是另外一回事。”那当然是另外一回事,不然人家丙同学说“可”,“有时”干什么。还真把自己当回事。 随后丁同学嫌场面不够热烈,马上说了另外一回事的另一回事。开头先来个与丙异曲同工的转折。从他的话中我们大概知道他们看的是哪一场比赛了。“规则不是死的,要是不合适,就得改。”这里说的不合适是指在比赛中如果发现规则不合适,立即就得改。 读到这里,大家也可以就“丁同学的说法正确吗?”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材料可照抄。 后面一行省略号,造成大家积极发言的假象,可见这群同学并非真的兴致勃勃,或者参加班会,或者参加什么脱口秀。要不然就是出题者为让大家的作文显得“新概念”一点,绚丽多彩一下而随意捏造的对话。 我们也来捏造一下: 几个同学上了一次厕所,兴致勃勃聊起了吃饭问题。 同学甲:吃饭太重要了。我们不吃饭,别人不让我们吃饭,就不会有舒畅的大便! 同学乙:对!没吃饭不成。没有中餐,没有西餐,成吗? 同学丙:可有时不吃饭的人想大便,吃了饭的人反倒吃了亏呢。 同学乙:那是另外一回事。 同学丁:不过吃饭的时间也不是死的,要是肚子不舒服,就得拉。现在许多饭店不都改厕所了吗? …… 至于不能写诗歌,是怕大家写出“这是足球,也是人生”,或者“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这样的比赛观后感。 但是“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这句话是否正确,我们就不讨论了。根据上面的材料,可看成“大家都在上厕所,只有他在吃饭”,其实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误,合情合理。不过我总觉得他吃饭的地点不免有点欠妥。 光审题都花了那么大劲儿,我以后弃文从理或者掉进茅坑淹死算了。 ================================== 那个时候写来写去也就学校那么点儿事。老师好像本来想给我二十几的,后来2后面的数字被重重地涂掉,前面加了一个1。朋友问我作文总分多少,我是真的想不起来了。 这首歌叫什么,南加洲没有雨吗? 南宁似乎从来就一滴雨也不下 但姑娘,他们警告过你吧 雨一下就下得很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