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n

不如我哋由頭再來過

心中的麦加 无奈的圣地

有一个令我异常难过的消息,麦加朝觐又有很多人遇难,其中有四名中国人。我一向很佩服有坚强信念坚定信仰的人,他们才是真正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人,而其他不知道但丁却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的人往往是不走自己的路顺便说一下别人。有坚定信念并能坚持到死,我常有这样的想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可以选的话,,如果不是被踩踏的话,在属于自己的圣地死去也是一个很完美的离开方式。 那天看报纸上的就业专版,说东莞是营销人的麦加,我当时很冲动,想以后就去那混了,再翻一页,报纸又说北京是营销人的圣地。然后我就搞不懂这两个词到底有什么区别。 我很喜欢旅游,但是又容易满足假装安逸的现状,于是就没去过几个地方。以前也很想去西藏内蒙兴安岭什么的,觉得那样很艺术。后来觉得那些地方似乎很危险,我既不信教也不是藏族蒙古族或者满族,所以只好乖乖地在壮族自治区里待着。 印象中的穆斯林很落后,而那里的人民却喜欢给自己起些很时髦的名字,解放组织自由联盟之类的。这样很好,所以我们都喜欢去学生会里面给自己安个干事干部之类的称号。

历史在重演 这么烦嚣城中

今天看了《红龙》,以为编剧是中国人。 从头看到尾我一直都不知道所谓的红龙是什么意思,除了片中在不同地方不停闪现的“RED DRAGON”两个红色大字。虽然我本人很不喜欢那些讨论心理哲学宗教问题的电影,看得也很少,但还是觉得这部电影所想表达的问题很肤浅。也可能是我很肤浅,在我看来全片跟什么CIA什么汉尼拔毫无关系,就是一个从小受虐的人长大之后在干出连环杀人案,遇到一个女人之后又发生了种种改变。 烂片都是一样的,好片各有各的好。所以没有什么好说的,下面说几个演员: 安东尼·霍普金斯:用力过过过过猛,受到编剧和导演的指使,说一些假装深奥的莫名其妙的台词。而且我不明白好莱坞电影中像“汉尼拔”这样的神人形象为什么都是一定有一些高雅的追求,比如说欣赏歌剧交响乐什么的。 拉尔夫·费因斯:在演〈英国病人〉的时候我就感觉这人很适合演受虐狂心理严重障碍或者因为种种原因被毁容的角色,但是只是外表适合,此人往往是用力不足,应该跟霍普金斯互补一下。而且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心理有障碍的人就必须穿得像阿甘一样。另外,一个以健身为生活乐趣之一的人,肌肉竟然如此不发达,而且还应导演的要求时时露出背部丑陋纹身,真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爱米丽·沃森:在片中竟然长得十分像蔡明。在浴室里找毛巾这一段受导演摆布不得不摸到费因斯的牙套(试想一下你在黑暗中是怎么找东西的就知道我想说什么),在动物园摸老虎背部这一段更是感觉像她与费因斯在互相意淫(而且之前她跟费因斯说是想看美洲豹来着)。 ========================== 在朋友的指点下我终于知道怎么在这里添加音乐。黄耀明+林海峰演唱会版的〈暗涌〉,听王菲唱的时候我就觉得这首歌还是应该适合男人的心境。现状是男人越来越细腻,女人越来越粗放。 在美国电影中,历史在重演,这么烦嚣城中,不是突然有人来跟你讨论哲学心理学宗教,就是我们全人类的性命就掌握在那几个美国人手中。